"東方天書"傳古韻
城池,這是古代筑"城"的基本要素。而海州古城,兀自在南郊又多出一道自然屏障,那就是猶如古城海州一堵錦繡屏風(fēng)的錦屏山。
錦屏山,蒼翠綺麗,美如一幀山水畫卷,高嶺雄踞,巖墻峻拔;澗溝曲幽,草木扶疏。就在這塊"錦繡屏風(fēng)"的南麓一側(cè),赫然鐫刻著一部"東方天書",這就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聞名全球的將軍崖巖畫。
這部"天書"在那塊冰冷的斷崖上已被晾曬了5000多個春秋,當(dāng)人類的目光如陽光一樣籠罩在它的身上,人們的眼睛為之雪亮,天地也瞬間為之明亮。這是一面遠(yuǎn)古歷史的回音壁。這是先民們面向昊昊蒼穹、茫茫宇宙發(fā)出的自己的聲音,這些聲音又被他們智慧的雙手鐫刻在黑褐色的巖石上。時光將一切凝固,風(fēng)雨飄搖了五千年,而歷史的印記永存。
公元 1979 年,將軍崖巖畫睜開了昏寐千年的眼睛,它被驚醒了,考古學(xué)家震驚了,全世界也為之震動。這是一部難以解讀的"天書",這是一部非常耐讀的大書。三百余平方米的巖畫,繪刻了并排的三組內(nèi)容,即星象群落,人與植物群落,圖騰群落。位居中間的星相圖,應(yīng)該是被打開的"天書"的眼睛,充滿了玄機。日、月、星辰,依山坡自然態(tài)勢上下分布,讓人立刻想到夜空中的銀河。用像形畫法展現(xiàn)的三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太陽的三個圓心連接起來,恰好構(gòu)成一個直角三角形,考古學(xué)家稱這樣排列是為了根據(jù)太陽的位置測出冬至、夏至的時間。而一條深刻而粗獷的直線橫穿其間,經(jīng)專家測定,這條直線的方向與現(xiàn)在的子午線高全一致,神奇至極。將軍崖巖畫星像圖拓片現(xiàn)已陳列于北京古觀象臺。
"生長"在石頭上的禾苗、家畜等圖案,是一幅生動的原始農(nóng)業(yè)部落的世象圖;而那三根羽毛和鳥頭形圖案,則表達了憑臨大海的少昊先民們,以鳥為圖騰,頂禮膜拜,夢想著自由飛翔,然而他們的雙腳再也離不開土地,遭罹著無盡的苦難,卻又繁衍不息。
在巖畫中還有三塊自然放置的石塊,與旁邊一塊聯(lián)體巨石親密呼應(yīng),這便是古人專用的祭壇。我們依稀看到,幾個剽悍的男子按倒獵獲來的麋鹿,此時,面向東部滔滔大海,天燈點亮了,他們用石塊的鋒刃割開它的脖頸,鮮紅的血滴落進祭壇前的圓窩孔中。祭祀畢,人們烤吃著鹿肉,瘋狂舞蹈著,歡叫著……
距離這組巖畫不遠(yuǎn)處的西北角,匍匐著一塊大石頭,其形狀酷似一個豐腴女性的臀部,而其上那個象征繁衍生命的洞穴,博大精深坦坦蕩蕩地裸露在我們的面前,讓她的后裔們肅然起敬。人類的早期在和自然的抗?fàn)幹?,尤為注重生殖崇拜,以期生生不息?/p>
當(dāng)我們的目光從迷霧般的歷史深處收回,頭頂?shù)奶栆廊还饷⑺纳?,天空寧靜而又安詳,我們踅回到五千年后的錦屏山中。
關(guān)于錦屏山,不單單只有一處將軍崖巖畫可供游人觀賞,其實還有許多好去處,比如桃花澗,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方,山水的沖刷、沉聚,使桃花洞從錦屏山巔馬耳峰呈"之"字形蜿蜒而下,澗底溪水潺潺,松濤陣陣,怪石嶙峋,苔蔓纏樹,幽靜異常;近年,澗畔遍種桃樹,每值 4 月中旬,桃花映水,燦若紅霞,一年一度的"桃花節(jié)"適時舉辦,游人如織,踏青觀花,閑淡而又浪漫。桃花澗的上游有修葺一新的紫竹林寺,還有龍祠石刻,金蟾洞等諸多古跡。錦屏山周邊有二澗村遺址,陶灣春秋編鐘遺址,九龍口商周遺址等,凸現(xiàn)了豐厚的古文化遺存和悠久的歷史。
上千羽白鴿飛越錦屏山頂,留下清越的鴿哨聲響。由強而弱,漸漸遠(yuǎn)去,遠(yuǎn)去的還有洪荒歷史的呼吸聲音。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作者:魏琪 張文寶 趙匡民等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