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孔望山龍洞摩崖題刻群
連云港孔望山石刻群又稱"龍洞石刻",位于連云港海州孔望山龍洞庵西側(cè),集中刻在"龍洞"內(nèi)外的石壁上。石刻有20余則,時代從宋至民國,大若窗牖,小似杯口。詩題薈萃,金薤琳瑯,篆隸楷行,各顯風(fēng)韻。志書上用"墨汁流清硯,書香生綠莎"的詩句對其贊譽。龍洞石刻,不僅是具有欣賞價值的石刻藝術(shù),而且是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資料。
撮其要者,有宋刻六則∶蔣之奇題名、忠玉游題名、王華曜題名、曾孝蘊題名、余授、張勵題名、田升之題名。在宋人題刻中,王華曜提名頗有價值。它刻于龍洞西側(cè)石壁,高72厘米,寬14厘米,文9行,行5字,字徑3厘米。文曰∶"王華曜守東武,由朐山太守呂望之率王碩文、黃天倪觀東海于龍興山之乘槎亭。元佑四年三月四日。"蘇東坡于熙寧七年(1074年)來海州和陳知州觀海于乘槎亭,并寫了一首《次韻陳海州乘槎亭》詩,熙寧七年比元佑四年(1089年)早 15年。蘇東坡寫的乘槎亭也就是王華曜題記的乘槎亭,舊址在今孔望山之巔。但多少年來集注蘇詩的作者多不知乘槎亭坐落的具體地點,王華曜題刻填補了蘇詩研究上的一個空白。
連云港孔望山有一塊唯一的金刻卻被明安鈍題刻所套刻,殊為可惜。題名為《耶律滿損之游龍興山寺》。孔望山于唐代稱龍興山。方志對金刻的書法藝術(shù)還是推崇有加∶"篆法清挺,殘毀可惜"。套刻金刻是一種民族情緒的流露,但明安鈍題刻卻也為我們研究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時代提供了"如讀漢畫"的依據(jù)。
明刻中的明隆慶時期淮安知府陳文燭的《孔望山銘》刻于龍洞上方的峻壁之上,漫漶不清,書體介于魏隸之間。文曰∶"積石巖巖,東海彌彌。伊誰登之,大哉孔子。歷聘列國,問官郯子。從游之徒,斷斷闕里。雅頌既厘,春秋成史。顏淵喟然,曾子曰唯。吾道萬年,流行不已。觀海于瀾,真難為水。豈無王侯,何能似此。當(dāng)時則榮,沒則已矣。東泰在瞻,洙泗伊邇。勒名高山,景行行止",此刻當(dāng)為龍興山改名孔望山之由、之始。
明刻中以嘉靖海州知州王同題刻的書法藝術(shù)成就最高。王同,字一之,河南郟縣人,舉人出身,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海州知州,吏治清明,減馬價,輕賦稅,修河治土,很有政績,后改任南京都略府之差。他長于詩文,精于書法,尤擅榜書大字。在任期間他在海州留下的刻石最多∶孔望山"歸云飛鳥"、"六言詩刻"的榜書;石棚山的"高行清風(fēng)";郁林觀的"飛泉"、"采山釣水,抹月披風(fēng)";花果山水簾洞的"高山流水";還有伊廬山的"奇泉’’等多處題刻。
王同的六言詩刻∶"龍洞良宵月照,黃華滿地秋香。此時此會文彥,一觴一詠情長。矗矗山巖曲抱,潺潺朐海東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憶綢繆"。他以篆書鐫于龍洞西約 25米遠(yuǎn)的一塊石壁上,高 2.55米,寬1.45米,字徑 27厘米,中含動挺,,似鐵線玉筋,頗有宋鐵線篆之遺風(fēng),為王同書法中的代表作。而其榜書多為楷書,豐茂質(zhì)實,筆力雄健,大氣雄闊,骨勁豐肥,堪稱榜書中的精品。
連云港孔望山景區(qū)龍洞的兩則清刻也頗具藝術(shù)成就∶一是嘉慶年間海州知州師亮采的隸書題刻堪稱佳作,詩刻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而筆姿婉曲,寓剛于柔,使人凜凜然有剛直不阿之感;二是題名刻∶"呂星垣、王良士、許喬林、包世臣、錢泳",該刻位于龍洞之上,刻字"嫵媚有余而古拙不足",與東磊延福觀旁"登山觀海"如出一人之手,顯系清代著名的書法家錢泳所書。龍洞石刻群于 200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