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靈魂伊山情
在連云港灌云縣境內(nèi),有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小山,名曰大伊山;相傳伊萊老母在此得道成仙,隱居于此山,故又稱大伊萊山。由于這座小山緊傍縣城,所以灌云縣城也叫伊山鎮(zhèn)。因這兒風景秀麗,風水絕佳,是絕好的生命歸宿之地。
也許睿智超人的伊萊早就看出這里是先人的發(fā)跡之地,還是超度靈魂的"圣地"。是的,大伊山的古文化遺存是異常豐厚的。這里有大規(guī)模的新石器時代石棺葬遺址;距今已有 6000 多年,出土紅陶缽、腰檐釜、帶把罐形鼎等富有特色的陶器以及石錛、石斧、石鑿、石鐮等生產(chǎn)工具。
連云港大伊山發(fā)掘的這些墓穴均為豎穴坑,四周以自然片石鑲嵌而成。尸體入殮后,頭向一律向東,雙腳一概向西。入殮后面部覆蓋著紅陶缽,達種造型古樸的陶體底部有一個小洞,這是一個令人驚嘆值得沉思的小洞,據(jù)專家論證,當時的先民們已有了“靈魂”的意識,這個小洞就是死者"靈魂"自由出入的門。
連云港旅游景區(qū)大伊山上的崖畫購生動地展現(xiàn)了先民原始村落的生活畫卷。美人石是最先發(fā)現(xiàn)的畫面之一。用簡約的刻線所表現(xiàn)的女體,突出的從乳,肥臀和大腹。同樣,在大伊山西坡有一塊刻有男女裸體的石刻崖畫,都喻示了濃烈的生殖崇拜意識,它寄托著大伊山先民對部落人丁繁衍的殷殷期盼。在大伊山北簏,有一塊平臥在山陰和逐水之間的巨大青石板,青石板上有數(shù)百個刻鑿精細的圓窩窩,有的排成梅化狀;有人說這是原始人類祭神用的祭臺,有人說這是商代的星象圖。還有船畫,這與大伊山先民的海航和漁獵生活緊密相關(guān)。此山還發(fā)現(xiàn)帶有兩只翅膀的石刻飛人巖畫,與《山海經(jīng)》中描寫的東南羽民國和鶴頭國情景十分吻合。新近發(fā)現(xiàn)的與太陽、星座相關(guān)的巖刻也令人駐足反思,這是大伊山先民對天體崇拜的記錄。
古船 、女人、太陽、星辰,這些刻在巖石上被抽象化了的線條,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是深奧無窮的。
大伊山連綿15 里,大小12個山頭,這里樹木茂盛,山色如黛,山石奇美,賞心悅目。有山必有水,老龍洞如一條巨蟒盤桓山中,九曲回腸,潤水汩汩。大伊山夾山口,原有一古佛寺,寺中的水井稱茯苓泉,因周圍叢生伏令而命名,泉水不僅有藥用價值,還是釀酒的香泉。在大伊山頂?shù)哪蟼?cè),有一處奇觀,叫"白云洞奇觀"。這是藏于絕壁上的一方天然巖洞,每逢清晨和傍晚,縷縷云煙籠罩洞口,云出有雨,云收天睛,成了當?shù)剞r(nóng)人的"天然象預(yù)報站"。圍繞著"白云洞",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有的甚至非??植溃屧S多探險者蠢蠢欲動,卻又不敢貿(mào)然進入。
大伊山景區(qū)現(xiàn)已初具規(guī)模,好多青年男女已捷足先登,他們是來觀景的,也是來培育愛情的,當然順便也放牧了靈魂。靈魂是尋找自由的。而休閑著便是自由的。
距此不遠還有《史記》和《漢書》中所記的古朐縣的伊蘆山,商朝伊尹在此結(jié)廬而居,楚霸王項羽的麾下大將鐘離昧的故里及其所筑的"鐘離昧城"也在這里,來此思古傷情,另有一番心境。
與大伊山休戚與共、唇齒相依的伊蘆山,山上幾處景點都與"神仙"有關(guān)。龍神巖,上突下縮,似怪獸長嘯。沿著伊蘆山頂?shù)幕膹?,可達山西北峰的落神臺,奇石嵯峨,叢竹幽邃,其東西北三面俱為絕壁,南臨深谷,一眼望不見底,倘若不慎失足,將釀成千古遺恨。此處有唐代的"落神臺"摩崖造像,被雕鑿在懸崖的磕頭石上。這是六尊神態(tài)各異的神像,或莊嚴直立,或盤腿打坐,或三菩薩并座。瓔珞飄舞,衣褶流暢,但表情各異,有的面帶慈祥,有的猙獰可怖。伊蘆山的洞穴極多,密布全山,藏軍洞就有三四百個,大的可擺筵席,小的可藏一人一馬,是我國罕見的古代軍事構(gòu)筑遺跡。連云港景點旅游攻略
上一回伊蘆山,當一回活神仙。這是當?shù)乩习傩樟鱾魃鯊V的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