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峰水庫留英名
在連云港東海縣曲陽東南,安峰山西邊有一座碧波蕩漾的安峰山水庫,她像一面大鏡子,嵌在東海、沭陽、新沂三縣交界處。革命烈士紀念塔立于水庫之側,但見滿眼漁船、半庫青山。安峰山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山隨波搖,情隨景遷,您會情不自禁地為這水天空闊、美如畫圖的佳景叫好!庫水澆灌著灌區(qū)的農田,,安峰鄉(xiāng)年年豐熟。那五月的麥浪,金秋的稻香,實在叫人心醉!1988年,全國有10個產糧億斤鄉(xiāng),東??h便占了7 個,安峰鄉(xiāng)是其中之一。每言及此,安峰人的臉上都會樂開了花。
其實,30年前,安峰鄉(xiāng)一帶并沒有這么美。這里曾是一片貧困的土地,苦難深重的土地。1958年前,這里沒有水利設施。薔薇河是這里的天然排水走廊,但它卻承受不了東海、新沂、沭陽排下來的水,因此這里是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安峰鄉(xiāng),鬼地方,十年九年鬧災荒。西北稻谷似火燒,一畝稻谷一擔糠。東部眼看割到手,一場大水泡了湯。"1957年10月,2.6萬名民工開進了水庫工地。在那只有鐵鍬、抬筐、小推車的最簡單的工具面前,在地瓜干、玉米面這些低標準的生活條件下,對美好生活憧憬的人們硬是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建造成了這座水庫。水庫蓄水面積176.6平方公里,庫容1.3億立方米,可灌溉8萬畝農田。
人工開筑了一條石安河,把安峰山水庫和石梁河水庫連了起來。再加之逐年修建的排澇灌溉工程,安峰成了漁米之鄉(xiāng)。
安峰山水庫蓄下了安峰人民賴以生存的命脈。
秋熟之后,安峰山水庫的黃昏是迷人的。豐收后人們的喜悅,姑娘們鮮艷的服飾,映照瀲滟的波光,這景致動人心弦!長空明凈、高遠,水是這樣清爽宜人。遠遠望去,秋水長天,澄澈碧透;白云青山,如縷似黛。那水面上浮著的是野鳧還是家鴨?像是在無垠的藍緞上繡上的對對鴛鴦。那隨水波晃動、搖曳的是菱、藕,已到了成熟的季節(jié)。游魚歷歷,飛鳥可數。庫心的島上濃郁的樹叢中掩映著數十間紅瓦房,偶或可見丹頂鶴悠閑的仙姿。夕陽西下,晚霞映紅了天,也映紅了水。
老人們記憶猶新,那是一九四七年正月三十,駐扎在沭陽的國民黨整編二十八師李良榮率部向我北撤山東的南下干部隊進行合擊,我南下干部隊,并非野戰(zhàn)部隊,且有不少家屬,一場短兵相接,英勇悲壯的搏斗之后,安峰人民認"丈夫"、認"兒子"以保護這批干部。山東村農民董宜品借為父親辦喪事之機,巧妙掩護我桑墟區(qū)干部82人。"山東吊孝",永留史冊。如鏡的水面上映照著英雄的安峰山,安峰山蔥蘢蒼郁;映照著英雄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紀念塔挺拔、偉岸。先烈們地下有知,在此"好山好水好地方"安息,也應笑慰了。
這水,激勵著安峰人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這水,讓安峰人民安安穩(wěn)穩(wěn)地得到豐稔。如今在改革開放的旗幟下,安峰人民全方位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扎扎實實地向小康之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