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寄孫巨源
蘇 軾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于景疏樓上;既而與余會于潤州,至楚州乃別。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于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今朝有客,來從濉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全宋詞》第一冊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英宗時為直史館。神宗熙寧時,上書論王安石新法不便,自請出外,通判杭州。移知密州、徐州、湖州。元豐三年因"烏臺詩案"貶黃州。后移汝州,知登州。哲宗時召還,為
翰林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歷知杭州、潁州、揚州,官至禮部尚書。紹圣中,又貶謫惠州、儋州,赦還,明年卒于常州。謚文忠。軾文章縱橫奔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飄逸清雄,詞開豪放一派,書畫亦有大名。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當時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等皆與交往,為一代文豪。有《東坡七集》傳世。
【導讀】
蘇軾這首著名的《永遇樂》詞,據(jù)序所云,可知是在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海州太守(即"陳海州")會于景疏樓上,為懷念其至交文友孫巨源而作。孫巨源,名洙,廣陵(揚州)人(《宋史》有傳)。熙寧中任史館檢討、同知諫院,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力求補外,得知海州;海州任滿,于熙寧七年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遂'也別于景疏樓上",不久便與離開杭州赴密州任所的蘇軾相遇于潤州(鎮(zhèn)州)多景樓(蘇軾時有《采桑子》詞并序記之),相互詩詞酬唱,至楚州(淮安)方別。景疏樓,是石曼卿通判海州時為景仰西漢二疏所倡建,而西漢良吏疏廣、疏受實為東海蘭陵(《江南通志》稱"蘭陵為今徐州府睢寧縣")人,蘇軾承其誤,意在詠嘆海州舊跡而有感而發(fā)也。
此詞上闋,設想孫巨源當時依依惜別景疏樓和"別來三度'("三度"指三次月圓,即三個月)對月顧景的情景。"伊",他,代"月"。設身處地,描繪真切;前后對比,離情悠悠。
下闋,抒寫自己在景疏樓上對于孫巨源思念景疏樓深意的體味,以及對于孫巨源此夜不論身在何地都會望月懷念景疏樓的浮想。"客",代指自已。"濉上",濉水邊,指淮河邊。"使君",漢時稱刺史,漢以后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此指曾為海州知州的孫巨源。"西垣",同"西掖",中書省的別稱。以己之心,揣測友意∶相思淚水,由淮到海;即使在朝,亦對月不寐。曲盡孫巨源對海州景疏樓的懷念。
蘇軾所說“能道使君深意”的“深意”是什么呢?這就是景慕二疏的敢于在朝延政事中乘公敢諫、回鄉(xiāng)后慷慨散金的胸懷。其中既有對孫巨源為人的深知和敬慕,也有對自己為人正直不阿的寄托。他在離開海州赴密州的當年冬天,還寫了《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五首七絕,其中第二首云:“高才晚歲終難進,勇退當年正急流。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辈⑶易宰ⅲ骸熬拊唇x東海,郡有景疏樓。”由此可以想見他對摯友的深情。
全詞格調(diào)清曠,意味雋永,成為東坡先生懷友人、頌海州的又一杰作。